起源階段
穿梭式貨架的始祖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,當時出現了一種叫做“橫桿”式的貨架。該貨架采用人力推車,創造了貨物存儲和交換的方式,大大提高了倉庫管理的效率和空間利用率。
便利化階段
70年代至80年代,根據市場的需求,穿梭式貨架逐步演變為“升降式”,增加了電動升降裝置,方便了貨物的操作和取放,站立操作也不再需要耗費過多的體力。
高效化階段
進入90年代,穿梭式貨架經過多年的改進,成為了相對成熟的產品,在工廠、倉庫等行業中廣泛應用。同時,其技術也不斷提高,穿梭機的控制系統、電機的效率等一系列技術提升都進一步提高了貨架的效率和穩定性。
智能化階段
21世紀以來,隨著物流行業的迅猛發展,穿梭式貨架也不斷被升級智能化。除了具備傳統穿梭式貨架的基本功能,新一代穿梭機采用了更加智能化的控制系統,例如操作系統的升級、100%塞車率的同時入庫出庫等,大大提高了儲存設備的效率和實用性。
以后,穿梭式貨架仍然會不斷升級、改進。值得期待的是,隨著物聯網、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,穿梭式貨架的智能化功能將進一步提升,滿足人們對更高效率、更便捷的倉儲、物流管理的需求。